2025年完全非线性方程会议在沪成功举办
2025年6月17日,由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(SIMIS)、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、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联合主办的“2025年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国际研讨会”在上海隆重开幕。这场顶级学术盛会,吸引了来自中国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国家的百余位顶尖学者线上线下同步参与。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理事长、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 17日上午,美国布朗大学董弘桀教授主持开幕式。董教授回顾了2005年在杭州举办的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会议对该领域的重大影响,强调了本届会议将同20年前一样,为专家们提供交流的舞台和灵感,促进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发展。 在开幕式上,丘成桐院士表示,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虽然是新成立的研究院,已经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者,举办了多场重要学术会议。丘成桐院士具体讲述了自己研究Monge-Ampère方程的历程,对Krylov等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表示肯定。Monge-Ampère方程时至今日仍是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重要研究内容,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。他重点强调,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与几何和数学物理有密切联系,参会者应思考方程、几何与数学物理间的关联。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,内容涵盖完全非线性方程中的多个研究方向。西湖大学汪徐家教授、 北京大学朱小华教授、俄勒冈大学Micah Warren教授、中山大学张会春教授、西安交通大学李东升教授、明尼苏达大学Nicolai V. Krylov教授、厦门大学夏超教授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麻希南教授、台湾师范大学郭庭榕教授、湖南大学徐露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王芳教授、明尼苏达大学Mikhail Safonov教授、华盛顿大学袁域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邱国寰教授、俄亥俄州立大学关波教授、悉尼大学刘佳堃教授、复旦大学张霜剑教授、香港城市大学李宗元教授、早稻田大学博士后Shuhei Kitano等20位报告人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,并就完全非线性方程的多个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,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。 作为完全非线性PDE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,本届会议旨在汇聚全球顶尖学者(包括14位海外专家及70余位国内领军人才);推动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(如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交叉)深度融合;培育青年学者(逾40位博士生参与专题研讨)。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,参会者们拓宽了视野,加深了理解,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大家期待与国内外同行的进一步合作,共同推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的发展。